電話 :0312-3166712

           傳真 :0312-3166712

           地址 :保定市高開區禦風路388號

           郵編 :071051

    物聯網技術助力電網配電環節實現智能化

    :物聯網技術綜述
    2005年 ,由國際電信聯盟(ITU)正式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 。其定義被描述為 :是物與物之間連接而形成的互聯網 。物聯網的實質是利用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射頻自動識別) 、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 ,通過計算機互聯網實現物品的自動識別和信息的互聯與共享 。物品能夠在無需人工幹預的條件下 ,在網絡裏彼此進行“交流” ,通過開放性的計算機網絡實現信息交換和共享 ,實現對物品的“透明”管理 。
    物聯網的體係架構被公認為有3個層次 ,從下到上依次是感知層 、傳送層和應用層 ,如圖 1 所示 。其中射頻識別技術 、傳感器和傳感器網絡屬於感知層,主要解決信息的感知和采集,是物聯網的核心基礎設施 。物聯網以互聯網為平台 ,將射頻標簽 、傳感器和傳感器網絡等具有感知功能的的信息網絡整合起來 ,實現信息溝通 。移動通信網 、互聯網及其它專網屬於傳輸層 ,主要將信息進行可靠傳輸 。應用支撐平台和應用服務係統屬於應用層 ,主要支持信息協同 、共享和互通 。
     
    物聯網涉及的關鍵技術非常多 ,從傳感器技術到通信網絡技術 ,從嵌入式微處理節點到計算機軟件係統 ,包含了自動控製 、通信 、計算機等不同領域 ,是跨學科的綜合應用 。
    (1)感知層
    物聯網的感知層主要完成信息的采集 、轉換和收集 。感知層包含兩個部分 :傳感器(或控製器) 、短距離傳輸網絡 。
    傳感器(或控製器)用來進行數據采集及實現控製 ,短距離傳輸網絡將傳感器收集的數據發送到網關或將應用平台控製指令發送到控製器 。
    感知層的關鍵技術主要為傳感器技術和短距離傳輸網絡技術 ,例如射頻標識 (RFID) 標 簽 與 用 來 識 別RFID 信息的掃描儀 、視頻采集的攝像頭和各種傳感器中的傳感與控製技術 、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包括由短距離傳輸技術組成的無線傳感網技術) 。
    (2)傳送層
    物聯網的傳送層主要完成信息傳遞和處理 ,傳送層包括兩個部分 :接入單元 、接入網絡 。
    接入單元是連接感知層的網橋 ,它匯聚從感知層獲得的數據 ,並將數據發送到接入網絡 。接入網絡即現有的通信網絡 ,包括移動通信網 、有線電話網、有線寬帶網等 。通過接入網絡 ,人們將數據最終傳入互聯網 。
    傳送層是基於現有通信網和互聯網建立起來的層 。傳送層的關鍵技術既包含了現有的通信技術 ,如移動通信技術 、有線寬帶技術 、公共交換電話網(PSTN)技術 、Wi-Fi 通信技術等 ,也包含了終端技術 ,如實現傳感網與通信網結合的網橋設備 、為各種行業終端提供通信能力的通信模塊等 。
    (3)應用層
    物聯網的應用層主要完成數據的管理和數據的處理 ,並將這些數據與各行業應用的結合 。應用層包括兩部分 :物聯網中間件 、物聯網應用 。
    物聯網中間件是一種獨立的係統軟件或服務程序 。中間件將許多可以公用的能力進行統一封裝 ,提供給豐富多樣的物聯網應用 。統一封裝的能力包括通信的管理能力 、設備的控製能力 、定位能力等 。
    物聯網應用是用戶直接使用的各種應用 ,種類非常多 。物聯網應用包括家庭物聯網應用 ,如家電智能控製 、家庭安防等 ,也包括很多企業和行業應用 。
    物聯網在配電自動化中的應用描述 :
    電網配電環節的智能化 ,重點在於提高電網的可觀測性和可製性 ,更迅速的反映故障 ,更可靠的電力供應 。實現可視化的現場作業管理 、智能的設備管理 、電力設施防護防盜預警和智能化的線路及設備巡視 ,傳感與量測是智能電網的基礎 。
    配電自動化所覆蓋的站點 ,在市區範圍內往往集中在人口 、街道等密集區 ,管線情況複雜 ,同時配電自動化作為後續建設內容 ,在一些投運年份較長的配電終端站 ,存在電力管道堵塞 、光纜敷設困難等情況;同時 ,對於一些重要區域的配電自動化端站 ,不便於進行大規模的光纜敷設等施工 。在這種情況下 ,將主要采用中壓載波和無線通信技術實現信息的傳輸 。
    中壓載波通信 、租用無線公眾網通信及無線寬帶等技術在安全性 、經濟性等方麵存在著缺陷 。而物聯網能較好地解決配電終端 、配電主站之間的通信 ,可以通過把配電網的所有設備及部件連上物聯網 ,輕鬆地完成配網通信任務 ,同時能實現配網自動化“三遙”(遙信 、遙測 、遙控)信息 ,目前采用的GPRS 、載波等通信技術由於帶寬不足僅能實現“兩遙”(遙信 、遙測)信息 。而且物聯網能較好地解決配電終端數量多 、變動頻繁等問題 。
    ZigBee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短距離 、低速率無線網絡技術 ,是一種很好的短距離通信方式 。它有很多優點,譬如低功耗 、高可靠性 ,以及自組網功能等等 ,使它能在短距離通信方麵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
     
    圖2 :基於ZigBee配電管理係統係統框圖
    圖2為基於ZigBee配電管理係統係統框圖 ,整個係統由一個ZigBee網絡終端和若幹個ZigBee采集器組成 。ZigBee網絡終端是整個ZigBee網絡的協調者(ZigBee中心節點) ,它是整個ZigBee網絡的發起者 ,它還負責與配
    電管理中心的數據交互 ,主要采用以太網 、GPRS或CDMA等遠距離通信方式 。ZigBee采集器在ZigBee網絡中起到采集數據和網絡路由的作用 。
    1.在電力設備狀態監測中的應用 。
    隨著電網運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及電網設備及線路檢修開始從停電檢修提升到狀態檢修的需要 ,電力係統廣泛開展了在線監測係統的建設 ,而提高電力設備的狀態監測是實現智能電網的基礎 ,實時監測電力係統中每個設備的狀態 ,將為查找故障點 、維護更換即將損壞的設備提供極大的便捷 ,為實現真正的設備狀態檢修提供科學依據 ,為提高供電可靠率提供堅強的基礎 。
    在配電中電力一次設備狀態監測方麵 ,單獨使用的監測儀器 、儀表或裝置已經有很多 。如: 氧化鋅避雷器泄漏電流監測裝置 、GIS氣體泄漏報警裝置 、局部放電檢測儀 、聲電波局部放電檢測儀 、超聲波局部放電檢測儀等都已經開發成功並投入使用 。這些儀器裝置 ,可以有效檢測開關櫃 、環網櫃 、電纜分接箱中的母排 、斷路器 、電流互感器 、套管 、電纜頭等局部放電情況。這些儀器裝置若能結合無線傳感網技術 ,可以很容易實現與其它設備或監控中心的聯係 ,從而實現設備的狀態監測 ,還可以避免大量電纜的鋪設 。
    2 、在電力生產管理中的應用 。
    因電力生產的管理較為複雜 ,電力現場作業管理難度相當大 ,目前可以采用遠程安全視頻監測的方式實現遠程安全稽查 ,但依然有時不可避免存在安全防護及監視漏洞和盲區 。通過物聯網技術進行身份識別 、電子工作票管理 、環境信息監測 、遠程監控等 ,方便地實現了調度指揮中心與現場作業人員的實時互動 。
    在電力巡檢管理上 ,利用射頻識別(RFID) 、全球定位係統(GPS) 、地理信息係統以及無線通信網 ,對設備的運行環境及其運行狀態進行監控 ,並根據識別標簽輔助設備定位 ,實現了人員的到崗監督 ,從而監督工作人員參照標準化和規範化的工作流程 ,進行輔助狀態檢修和標準化作業 。
    在電力設施保護上 ,隨著道路建設中的野蠻施工及偷盜等違法行為的發生 ,電力設施遭受破壞的事件也越來越多 ,尤其是配網設施 ,市區範圍一般均為地下管線 ,受破環的可能性越高 。可以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 ,在主要運行區域的管道內地埋振動傳感器 、壁掛振動傳感器 、傾斜傳感器 、距離傳感器 、防拆螺栓等設備 ,並結合GPRS和3G公網技術,實現對重要運行區域和杆塔等較好的實時監測和防護 。
    結束語 :
    隨著物聯網技術在智能配電網絡中的推廣和應用 ,為配電網絡的實時監測數據傳輸 、電力設施防護提供了一種新的傳輸和實現模式 ,有利於配電網的智能化管理 。

    【上一個】 智能電網建設為綱 加速推動配 、用電自動化升級 【下一個】 電力設備智能化是實現智能電網的關鍵


     ^ 物聯網技術助力電網配電環節實現智能化